[以養老FOF的新發數據為例,最近兩個月截止認購的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首發規模仍不足2000萬元。]
事關中國14億人的養老問題有了新的進展,討論多年的“第三支柱”終于被提上議程。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該文透露了諸多細節,比如,每年個人養老金繳納上限12000元,后續將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6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將在個人養老金投資方面擔起重任。
然而,數據和近期的銷售情況卻顯示,產品的銷售情況似乎不如預期中火爆。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封閉期較長(1~3年居多,5年期產品往往權益倉位更高)、稅收優惠尚未正式落地、養老型FOF的投資者認知不足等都是主因。各界預計,隨著未來政策落地,監管、機構加強投資者教育,養老型FOF的普及程度有望提升,“第三支柱”也將成為未來基金管理人擴大規模的必爭之地。
養老型FOF銷售不及預期
“養老型基金都有較長的封閉期,1~5年不等,有封閉期的產品都很難賣,即使有持有期的權益產品部分賣得相對較好,也是靠基金經理的人氣,而FOF的歷史業績肯定不如權益亮眼。”某公募基金從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也道出了目前養老FOF產品面臨的挑戰。Wind數據顯示,養老的標配FOF產品目標日期基金(TargetDateFund,下稱“TDF”)現在規模最大的基金也僅約14億元(合并ac類份額),為“華夏養老2045三年”。
日前也有報道提及,近期多家公募機構正在為自家的養老FOF產品積極布陣,將符合條件的產品更大范圍地觸達客群。以華東某公募為例,自從4月底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以來,公司的多只次新養老FOF已在近十家銀行渠道上線,推廣力度遠超這些產品首發時的情況。不過,以養老FOF的新發數據為例,最近兩個月截止認購的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首發規模仍不足2000萬元。
關鍵問題在于,養老FOF在普通投資者中的認知度不高,即使一些人已經關注到了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的消息,但由于具體稅收激勵并未落地,且對FOF產品的特點不太清楚,也導致了認購興趣寥寥。
不過,隨著政策加速推進,未來公募基金將扛起“第三支柱”的大任,而以穩、長期投資、風險分散為特點的養老FOF產品也將扮演主要角色。
2022年6月24日,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并計劃選擇部分城市先試行1年再逐步推開。投資范圍實施白名單制:試點階段個人養老金可投基金產品將以最近連續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的養老目標基金為主。該基金是指2018年《養老目標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指引》中規定的專門產品,主要運作形式是FOF,占現行養老第三支柱產品比重超過70%,目前全市場符合文件要求的產品約有86只,涉及42家基金管理人,按產品規模排名前五的是交銀施羅德、浦銀安盛、興全基金、嘉實基金和民生加銀,分別有2、1、3、4、2只養老目標基金,規模分別約為225億、54億、51億、44億、44億元。
公募基金備戰發展機遇期
盡管當前養老產品的銷售仍顯冷清,但根據海外的經驗,養老產品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投資者教育和政策推動。假以時日,養老業務大概率將使公募基金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動能。就美國而言,眾多國際資管巨頭的規模擴張都得益于401K和第三支柱。
上投摩根資產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資官恩學海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除了基本養老金以外,在第二支柱401K(企業退休金計劃)和第三支柱IRA(個人退休金計劃)方面都有成熟的發展。“而中國國內目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發展剛剛起步,相比國外還有很大的空間,現在開始公募基金就要挑起擔子,做好基礎工作,包括人才儲備、投資能力建設等,其中,多資產策略和資產配置能力是關鍵。”恩學海曾任職于美國富達投資集團,領導設計富達401K養老金投資計劃產品及策略,管理全球多元資產、美國股票型FOF等基金,其過往管理規模超150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也對記者表示,中國的公募基金經歷了幾十年的能力建設,目前在投資管理能力、風控體系方面都日趨成熟。不過,目前在中國參與養老試點的產品眾多,還包括理財產品、保險產品等,但根據國際實踐經驗,公募基金產品仍是主力軍。
無獨有偶,恩學海對記者稱,一般說到養老產品,大家會聯想到一些養老保險產品。但在美國,養老保險產品所占的份額非常少。保險產品實際上是提供了某種程度的風險共享和安全保障,這背后當然一定是有代價的,它的直接和間接的費用通常是比較高的,這也就意味著產品的長期收益通常是比較低的。但絕大多數養老投資者都有非常長的投資期限,要求資產穩健增值,因而保險產品預期收益水平或與多數養老金投資者的投資目標不太一致。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公募基金行業的長期回報和波動控制比較合理,是很多投資者在做退休規劃時非常好的配置選擇。養老目標基金就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而設計的產品。
“養老基金是投資人拿出辛苦賺來的錢為自己的退休買一個‘保障’,因而基金經理人既不能過分激進,也不能過于保守。一切以投資人的利益為先,這也是養老目標基金的重要基礎。”恩學海稱。
頂層設計和投資者教育最關鍵
多位海外資深養老金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設計頂層框架最為關鍵,這比提供豐富的產品池重要得多。
例如,美國市場絕大多數401K的投資計劃通常對產品有嚴格限制,平均只會有二三十個選項,包括權益基金、債券基金、養老基金,其中養老基金主要是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這類FOF產品,也會有流動性管理產品,比如貨幣基金、現金等。雇主承擔了為雇員提供合理投資選擇的法律義務,何種產品得以入池是雇主及其所雇傭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合作來達成的決定。相比之下,第三支柱下可選擇的投資產品范圍就更廣。
富達投資國際資產配置(GAA)集團的高級研究顧問鄭任遠曾寫道,中國可以從美國的經驗中學到的是,第三支柱體系的基礎并不取決于所提供的基金產品。相反,關鍵是從一開始就把法律和制度結構搞清楚(而不是等幾十年才改變立法),并且要默認人類投資行為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合理性,這意味著從一開始就把最好的解決方案作為退休儲蓄計劃的默認選項,并通過將參與目標日期基金等“自動投資”策略作為默認選項來補償這種不合理性。鄭任遠早在1994年就加入了富達,并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的401K產品,以及IRA中的革命性投資產品——TDF。
之所以TDF在美國的地位如此重要,也有其特殊原因。早年參與401K的美國人比例仍只有四成到六成。原因非常簡單——投資者的“惰性”和“選擇困難癥”。面對加入401K計劃要填的無數表格,面對計劃中提供的幾百只可以選的基金,員工無所適從。投資的一籃子組合也要動態地調整以避免風險??墒侨绻{整投資選項,又要填無數的表格。
當年,這種情況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美國人的退休投資嚴重不足,投資者個人資產配置失衡,大幅降低了長期投資的回報,這與退休的長期、持續投資的概念背道而馳?;谶@些問題,TDF的誕生正是美國的共同基金為養老金市場開發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TDF通常會在產品名稱中設立一個“目標日期”(通常代表預計的退休年份),并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開發下滑曲線。隨著所設定目標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同時,TDF本身也是一種多資產策略。
系統化、專業化的投資者教育同樣重要。無論是管理規模還是用戶數量,目前養老TDF在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內占比都較小,投資者對TDF的認知程度有限。
但就中長期而言,“第三支柱”仍是必由之路。貝萊德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里有一章談的是“國際經驗”,分析了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退休制度。報告指出,美國國會在1974年通過了支持第三支柱養老金的法律。“仍有一個國家(中國)還沒有依靠其資本市場體系來創造財富。在我們看來,那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