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一大早,陸家嘴地鐵站早已人滿為患,這些行色匆匆的白領們一下地鐵就直奔各個高檔寫字樓,中間有不少是保險業的從業人員。
緊張的節奏似乎也貼合近期上海建設國際保險中心的脈搏:先是正式實施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股權信息監管工作改革試點,再是上海航運保險協會加入全球最大的航運保險協會組織——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UMI)。
亦有媒體稱,作為上海建設國際保險中心的一出“重頭戲”,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的上海保險交易所的籌建也將于年內獲批。
這些似乎都表明上海保險業正在鼓點密集地跑步進入“黃金時代”,但一組數據卻為真實的成績單蒙上陰霾。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按照此前上海制定的保險業“十二五”規劃,截至今年底,上海保費收入應該達到1350億~1650億元。如今已逼近收官之時,但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保費僅完成755億元,剛剛超過當時規劃數據的一半。
作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盤“棋局”中最薄弱的落子,上海想要躋身國際保險中心的行列,征途或許并非一馬平川。
上海定位“國際保險中心”京、滬 專家給出不同評價 事實上,早在2009年就拍板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圖中,一開始并未對保險業提出明確的制度安排,當時提上議程的吸睛焦點更多地集中于銀行業改革。直到去年底,上海才首次通過官方口徑將建設國際保險中心宣之于口。
彼時的大背景是2014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保險新國十條”,針對何時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設下時間紅線:2020年以前。
3個月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貫徹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2020年上海建成國際保險中心”的提法初次亮相。當時還提到的兩組量化標準是:保險深度提高到6%,保險密度達到7300元/人。
這被視作上海保險業高調宣布“國際夢”的開端。作為本土學界領軍人物,復旦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徐文虎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現得較為樂觀:“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肯定包含了國際保險中心的建設,在時間進度方面也應該緊跟步伐,對于2020年做到‘初具規模’這個要求,我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過,走出上海,異地學者的觀察似乎要顯得更為冷峻。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坦言,與實現“國際夢”的目標相比,上海保險市場的現狀并沒有預期中的這般理想,“是否達標‘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保費收入,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但是上海的保險業務收入已經鐵定不能完成行業自己在2011年制定的規劃目標,而且差距還相當大。”
記者注意到,從全國來看,整體都很難完成“十二五”規劃當初制定的目標。按照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2015年全國保險保費收入爭取達到3萬億元。而保監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保費僅僅達到1.7萬億元。
作為保險業重鎮的上海,情況同樣不能令人滿意。“上海有其特殊的經濟環境優勢,但整個中國保險業發展是乏力的,從全國版圖來看上海仍然是最好的,但它也只是落后的程度相對輕一些,當時制定‘十二五’的時候比較理想化,其實決策層已經在調整,比如保險深度達到5%本來是‘十二五’規劃要完成的目標,現在寫到了‘新國十條’里,多給了5年緩沖期。”郝演蘇對記者如是分析。
上海保險交易所年內或“開張” 盡管未能從全國不甚理想的達標情況中脫穎而出,不可否認的是,上海的確是全國保險業改革創新的先遣隊,而近期的動作頻頻也折射出本土創新具有一定活力。記者注意到,以自貿區為例,在2014年上海發布第三批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中,保險業就占了三分之一。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上海推出過三項保險業重大舉措:率先開展航運保險產品注冊制重大改革;試點開發使用保險中介機構股權信息登記平臺,探索建立非上市保險機構股權交易機制;推動上海航運保險協會代表中國保險業加入國際海上保險聯盟。
其中,9月1日起實施的股權信息監管改革試點由保險監管部門、工商管理部門、第三方機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社會公眾共同參與,以創新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股權信息登記機制為切入口,加強對保險中介機構法人治理的監管。
而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保險業務之一,航運保險的發展程度和國際競爭力也一定程度代表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保險市場的競爭力和話語權。9月16日,上海航運保險協會正式代表中國加入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UMI),也被稱為我國航運保險發展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對此,上海航運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甘愛平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航運保險協會加入IUMI對于推動我國航運保險業加速融入全球航運保險生態圈,增加和國際上的互動交流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對推動我國航運保險業改革創新、促進上海航運中心建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最神秘的上海保險交易所卻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雖然推出時間表尚未得到官方回復,但今年“開張”的消息已在坊間不脛而走。作為該項目的發起者之一,復旦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徐文虎也告訴記者,交易所今年出來是適合的,“現在應該已經在籌備階段”。
大都會人壽中國首席執行官譚強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力挺加快籌建上海保交所。“離岸保險市場是上海國際保險中心的重要內容,應該完善再保險產業鏈,通過上海自貿區政策優勢吸引中外資再保險機構、自保公司和再保險經紀機構入駐,與風險評估、損失理算、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形成集聚效應。”譚強說。
對外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也向記者描述了他理想中的上海保交所雛形,“我希望上海保險交易所能既發揮保險業本身的創新和功能,又能按照‘新國十條’要求推動上海保險市場開放和上海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保險交易所以及它背后所依賴的國際保險中心才是有意義的。”
不過,郝演蘇卻提醒,上海保交所不能太關注“概念性”,“紐約保險交易所開了7年關門了,不是說上海不可以建,但諸如實際交易什么東西這樣的基礎性問題有沒有一一厘清?”
對于上海保交所的具體框架,監管部門始終諱莫如深,僅表示過“經過廣泛調研、論證,汲取了國內國際保險經驗”,最終獲批的上海保交所是以何種方案落地,仍懸念重重。
北京等多省市競爭“國際保險中心”頭銜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都坦陳,上海距離建設國際保險中心還有漫長征程。“首先國際中心必須是有國際影響力的,要求上海地區對與國際貿易有關的產品必須有定價權和影響力,就拿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航運保險來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上海地區任何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在研究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對國際航運的影響。”郝演蘇對記者分析。
事實上,因為并不具備絕對優勢,就是中國其他城市的保險業定位,也與上海存在競爭關系。以保交所的落地為例,除了上海、深圳,四川、北京也曾提出建立保交所的設想。北京甚至在2009年就注冊成立了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側重發展再保險和保單貼現業務。深圳則希望能夠“起晚趕早”。深圳市保監局還將“繼續跟進保險交易所的研究推動工作”定為2012年的重點創新工作之一,深圳市保監局和深圳市金融辦已經草擬了設立前海保交所的設想,和上海保交所在交易內容上極為相似。
“上海保險業的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總部經濟等方面和北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說和國際比,保險機制的建設也有一定距離。” 對外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坦言,上海保險業和全國的保險業存在同樣的通病,“理賠難、銷售誤導、一張保單賣天下,要在國際保險業占一席之地,肯定還要做很多的工作。”
業內觀點認為,上海的優勢主要還是在于整體商業環境。“無論是從行業規模還是商業環境來看,或是從保險市場的體系建設和規模增長來看,上海已經具備了建設國際保險中心的基礎條件。”中國保險學會會長姚慶海就這樣表示。
在他看來,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就要求上海勢必具備齊全的金融要素和高度密集的金融服務產業,保險業不僅可以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徐文虎則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強調,雖然在整個金融行業中地位落后,上海建設國際保險中心還是有自己的優勢,“上海市場規范程度相對較高,創新比較多,跟國際市場連接得比較緊。”
據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解冬介紹,目前,保險公司不斷集聚上海,截至去年年底,財產保險、人壽保險、養老保險、健康在線、再保險等各類保險機構達到138家,全國保險機構中有八成在滬設立了分支機構,在滬保險總公司有50家,約占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
此外,保險專業代理、經紀和公估機構367家,上海保險機構量多質優,已初步呈現現代保險市場的體系雛形。同時,全市有27家外資保險公司,占全國總數的一半,此外還有28家外資保險公司在滬設立了代表處,對外開放程度持續提高。
徐文虎也認為,上海整體經濟的開放水平還是提供了優勢條件,未來引領保險業發展的中心肯定還是上海,“上海國際保險中心的建設應該在頂層設計方面下些功夫,做好中心建設發展的規劃,一系列發展目標,包括保險中心本身的規劃藍圖也要做出清晰的規劃和細則,并且可以結合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建立高標準的國際領先的產品交易技術開發中心。”